选择巴西为剖析对象的原因及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的表征

为何选择巴西作为案例剖析对象

除了拉美之外,亚洲的一些国家在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顺利的典型。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 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这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的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

图5 马来西亚人均GDP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在众多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中,我们之所以选择巴西作为前车之鉴的剖析对象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方面是考虑到在这些国家中巴西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经济体,选择体量较大的个体进行剖析对于已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讲更具可比性。但之所以没有选择体量更大的日本是因为我们以往已经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历史做了较多、较为详细的研究,而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巴西的还相对较少,国人对其了解还远不及对日本的了解。并且与日本相比,巴西在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更为坎坷,除了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之外,还可以给我们一份的提醒与告诫,这一点是经济发展较为顺利的日本所不具备的。

另一方面,巴西在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较为深刻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体制转型,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更值得做深入的挖掘,这是东亚成功穿越陷阱的国家所不具备的历史背景。并且和其他的拉美国家相比,巴西除了经济体量更大之外,经历体制转型之后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更为显著。

图6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人均GDP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7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GDP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特征表现

特征之一:经济增长停滞

巴西的工业化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但真正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956—1961年库比契克执政时期,巴西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7%,而在1968—1973年军政府执政时期,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历年分别增长11.4%、9.7%、8.8%、11.3%、12.1%、14.0%,创造了历史记录,巴西经济由资本主义世界的第十五位跃居至第八位,被誉为“巴西的奇迹”,它是在20世纪除日本外没有国家能超越的。

但到了80年代,由于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矛盾的不断深化,国际环境恶化的冲击以及经济政策的失误,巴西经济陷入了重重困难之中,1980—199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平均复合增长率为-0.54%。90年代巴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但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积极的政策调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形,再加上国际经济危机的频繁冲击,整个90年代的经济表现也不能令人满意,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拉美平均水平。

巴西这个六七十年代拉美经济的领头羊,沦落为拉美经济的劣等生。

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人均GDP
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人均GDP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人均GDP增速
巴西人均GDP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GDP增速(IMF)
巴西GDP增速(IMF)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特征之二:贫富分化严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的收入差距迅速上升,贫富分化问题非常严重,每月收入低于30雷亚尔的赤贫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基尼系数一直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水平,其程度远甚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表1可以发现,从1960年到1990年,最贫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非常低,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而最富有的1%却享有全国15%上下的收入,相当于全国较低收入的60%的收入总和。

表1 1960—1990年巴西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情况

1960—1990年巴西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情况
1960—1990年巴西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de Souza, Amaury, Redressing Inequalities: Brazil’s Social Agenda at Century’s End, in Susan Kaufman Purcell and Riordan Roett eds., Brazil Under Cardoso,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 1997.

由于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巴西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贫民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治安等。据统计,在全国1.74亿人口中,有5400万人(占31%)处于贫困状态;1/3的城市居民居住在“法维拉”(Favela,贫民窟)。

巴西基尼系数
巴西基尼系数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20%最低收入人口占总收入份额
巴西20%最低收入人口占总收入份额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贫困率(贫困人口/总人口)
巴西贫困率(贫困人口/总人口)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失业率
巴西失业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特征之三:政治腐败、经济紊乱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政府手中掌握着较大的权力和资源,在缺乏民主监督的情况下,腐败的滋生也就难以避免。

而实际上巴西政府官员贪污受贿达到了近乎横征暴敛的程度。政治的腐败与利益集团间的利益纷争也使得巴西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政策动荡多变。不同利益群体的斗争造成党派林立,新党不断出现(截至1992年5月统计,有40余个政党),但有权威的政党却长期未能形成。

在经济决策方面,代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党派之间冲突严重,使得政府政策多变且执行不力。例如,5年内由3届政府提出了6次紧缩政府开支的计划,4次冻结存款、工资和物价,3次变更货币。这种政策的多变和粗暴,进一步导致巴西经济深陷滞涨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政治的腐败与混乱催生了十分猖獗的地下经济,偷税漏税等地下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0%,被称为世界上的逃税天堂。对于高额的政府赤字,中央财政与中央银行相互贯通,不断以滥发货币填补财政亏空,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久治不愈。1967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为24.50%,到1979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7.2%,到了1980年已高达110%,1981年为97%,1982年为99.7%,1985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35.1%,到1989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782%。腐败的政治环境与混乱的经济环境使巴西的前景一片黑暗,绝大部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巴西货币与准货币增速
巴西货币与准货币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巴西通货膨胀率
巴西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