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的本意

在构建半年度的资产配置逻辑框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2008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的预演,或者说主要的变化因素究竟体现在何处,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变化的实质就体现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博弈关系中,在经历了高增长、高通货膨胀的蜜月期之后,拐点的意味似乎已经在逐步显露。

一般而言,典型的经济周期中都会出现四个阶段: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高通货膨胀;低增长、高通货膨胀。四阶段过渡的内在逻辑其实就是一个资源约束的问题,通货膨胀的上升以及下降过程所体现的就是资源的供求平衡变化。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通货膨胀拐点的形成是一个无法预知的事件,我们所能做的其实仅仅在于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描述可能类似的一个过程,但是这种过程的类似性也将为我们判断虚拟经济的演绎提供支撑。

在明确了通货膨胀是我们关注焦点基础上,我们需要澄清的是,在这里所指的通货膨胀表象,我们更为依赖的是PPI而非CPI。一方面,食品价格的回落以及2007年的基数效应,使我们相信构成上的差别可能已经导致CPI 的高点在上半年出现,但是就中国甚至全球的实体经济而言,资源约束所带动的成本压力并没有完全释放,PPI的趋势应该更能代表实质通货膨胀拐点的形成;另一方面,就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所处阶段而言,终端消费的不足使得CPI在反映经济整体方面存在欠缺,归结而言,就是美国才需要关心CPI,而中国目前显然还未到达那种经济发展的层次。

延续资源约束引导PPI为代表的通货膨胀演绎逻辑,结合世界经济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大规模应用仍在延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石油价格上涨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出现过,那么资源约束的问题大致上就可以归结到原油的价格问题。

关于石油的论述,全世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宋朝时期,科学家沈括在其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石油的发现与应用,写下了“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八个字,“兴”中所代表的普及性以及影响力一语双关,恰恰体现了世界经济在享受石油更为高效能源的同时,受到的抑制作用也在变大。那么,对于中国而言,2008年下半年变化的最大因素应该就是在于石油价格为主导的资源约束所带动的通货膨胀变化,而这一过程显然意味着实体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来源于当前的生产要素价格体制改革。